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蔬菜中4-羟基百菌清残留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仪器条件和数据分析等。本文件适用于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蔬菜中4-羟基百菌清残留量进行快速定量测定。
Title:Rapid Determination of 4-Hydroxy-Chlorothalonil Residues in Vegetable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177—2020《蔬菜中4-羟基百菌清残留量的快速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检测蔬菜中4-羟基百菌清的残留量。这项标准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适用于多种蔬菜样品的分析。
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菠菜、生菜、芹菜、大白菜等叶类蔬菜以及黄瓜、番茄等果菜类蔬菜中4-羟基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这些蔬菜是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方法原理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分离,并通过串联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检测过程中,样品经过提取、净化后,注入液相色谱系统,根据化合物的保留时间进行初步识别,再通过质谱检测器获取特征离子碎片信息以确认目标物的存在。
关键步骤解析
# 样品前处理
样品前处理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首先,需要将新鲜蔬菜样品清洗干净,去除表面污垢。然后按照标准规定的比例加入提取溶剂(通常是乙腈或甲醇),通过匀浆机充分混合均匀,使目标化合物从样品基质中释放出来。接下来,采用固相萃取柱或其他净化装置去除杂质,提高目标化合物的纯度。
# 液相色谱条件
液相色谱条件包括流动相组成、流速、进样量及柱温等参数。为了获得最佳分离效果,通常会选择梯度洗脱程序。例如,可以使用水-甲醇作为流动相,在不同时间段内改变两者的比例。此外,还需要调整流速至适宜范围(如0.2 mL/min),并设置适当的柱温(如30℃左右)。
# 质谱条件
质谱条件主要包括离子源类型、扫描模式、碰撞能量等。对于本标准而言,通常采用电喷雾离子化(ESI)作为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监测4-羟基百菌清及其同位素标记物的特征离子峰。同时,应根据仪器性能优化碰撞能量,确保能够有效裂解母离子生成清晰的子离子信号。
结果计算与评价
检测完成后,需依据标准曲线对目标化合物浓度进行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由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制备而成,并绘制出响应值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图。样品的实际浓度可以通过外标法或者内标法定量得到。最后,结合回收率、重复性等指标评估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样品采集时应尽量保持新鲜,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目标物质降解;
2. 提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溶剂用量,防止过量造成浪费;
3. 净化步骤至关重要,任何未被完全除去的干扰物质都可能影响最终结果;
4. 定量分析时必须确保标准曲线覆盖整个检测范围内,并且相关系数不低于0.995。
总之,《蔬菜中4-羟基百菌清残留量的快速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有助于保障公众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