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中丝瓜的育苗场地、设施设备、基质要求、种子处理、播种管理、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标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丝瓜的集约化穴盘育苗生产。
Title:Intensive Tray Seedling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 Part 8: Luff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2663.8—2020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第8部分:丝瓜》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丝瓜的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确保育苗质量,提高种植效率。以下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关键技术要点进行详细解读。
一、穴盘选择与准备
标准指出,应选用规格为50孔或72孔的聚苯乙烯塑料穴盘,要求无毒、无害、耐老化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在使用前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0-15分钟,晾干备用。这一规定有助于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保障幼苗健康生长。
二、基质配制
推荐采用草炭、蛭石和珍珠岩按体积比4:1:1的比例混合制成育苗基质。基质中可加入适量有机肥作为基肥,氮磷钾比例以15:10:15为宜。同时,基质pH值应控制在5.5-6.5之间。通过合理配比,可以提供丝瓜幼苗生长所需的养分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三、播种技术
播种前种子需经过温汤浸种处理,具体方法是将种子放入55℃热水中搅拌至水温降至30℃左右,浸泡4小时后捞出沥干。播种时每穴播1-2粒种子,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保持基质湿润但不积水,温度控制在25-30℃范围内。此操作能够有效打破种子休眠期,促进发芽率提升。
四、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揭去覆盖物并适当降低温度至白天20-25℃、夜间15-18℃。当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开始喷施稀薄液肥,每周一次直至移栽前一周停止施肥。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徒长现象发生。另外还需定期检查病虫害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物理或化学措施防治。
五、壮苗标准
合格的丝瓜壮苗应该具备以下特征:株高10-15厘米,茎粗壮直立;叶片浓绿厚实,无病斑;根系发达完整,白根数量多;生长健壮无徒长。达到这些标准的幼苗才能保证后续栽培过程中的良好表现。
六、移栽准备
在移栽前3-5天要逐渐减少浇水量,锻炼幼苗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移栽时尽量带土团移植,减少根部损伤几率。移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确保新旧土壤紧密结合。
以上内容涵盖了DB37/T 2663.8—2020标准中关于丝瓜集约化穴盘育苗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遵循这些规范操作不仅能够提高丝瓜幼苗的质量,还能显著增强其抗逆性和产量潜力,对于推动丝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