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建设的指标体系,包括基础设施、创新能力、产业规模、服务能力、绿色发展等方面的评价要求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数字经济园区的建设、评估与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Index System for Provincial Digital Economy Parks - DB37T 4164—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山东省地方标准《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建设指标体系》(DB37/T 4164—2020)是指导和规范全省数字经济园区建设的重要依据。该标准从园区的基础条件、基础设施、运营管理、产业集聚、创新发展、人才集聚和政策支持等多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旨在推动数字经济园区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基础条件部分强调了园区应具备独立的地理空间和明确的边界范围,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0亩或建筑面积不低于2万平方米。这一要求确保了园区拥有足够的物理空间来承载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需求,为入驻企业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
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标准提出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要求。园区需实现千兆光纤网络全覆盖,并具备IPv6部署能力。同时,还要求建立完善的云计算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开展云服务业务。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园区的信息通信技术水平,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技术支撑。
再者,运营管理方面明确了园区管理机构设置的相关规定。园区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及发展规划制定等工作。此外,还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保障园区健康有序运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助于维护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
对于产业集聚而言,标准鼓励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园区。通过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并且要求定期举办行业交流活动促进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
创新发展是衡量一个园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标准提倡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支持企业申报专利项目并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人才集聚同样至关重要。标准建议采取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如博士后研究人员等,并为其提供优厚待遇条件。此外还要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为企业输送实用型技能型劳动者。这样既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又能促进当地就业率增长。
最后关于政策支持,则需要各级政府出台相应扶持措施如税收减免优惠贷款贴息等手段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同时也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专项资金补助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政府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将极大程度上促进整个产业生态圈繁荣发展。
综上所述,《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建设指标体系》(DB37/T 4164—2020)从多个角度对如何建设成功高效的数字经济园区做出了明确规定。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同时也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相信随着该标准的有效实施必将推动我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数字经济产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