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幼儿园消毒工作的基本要求、消毒方法、消毒频次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各类幼儿园及其他提供学前教育服务的机构。
Title:Hygiene and Disinfe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Kindergart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6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1/T 9—2020《幼儿园消毒卫生规范》是由山东省济南市发布的关于幼儿园消毒卫生管理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幼儿园的消毒工作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要求,旨在保障幼儿的健康安全。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总体要求
标准在总则部分强调了幼儿园消毒工作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安全性与有效性。幼儿园应建立完善的消毒管理制度,并配备相应的消毒设施设备。此外,还要求工作人员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和操作流程。这一要求确保了幼儿园能够按照科学的方法开展消毒工作,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的二次污染或伤害。
二、环境与物品消毒
# 1. 空气消毒
标准指出,幼儿园内的空气消毒应当采用物理方法为主,如开窗通风换气。当遇到特殊情况下需要化学消毒时,则需选择对人体无害且符合国家规定的消毒剂。例如,在流感高发季节可以适当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但要注意控制时间和距离,防止直接照射到儿童身上造成伤害。
# 2. 地面及墙面消毒
对于地面和墙面的清洁与消毒,标准建议每日至少清扫一次,并定期进行全面湿式擦拭。使用的清洁剂必须是环保型产品,不得含有刺激性气味或其他有害成分。如果发现有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则应及时清理并用含氯消毒液浸泡过的抹布彻底擦净。
# 3. 玩具与教具消毒
玩具和教具作为孩子们日常接触最多的物品之一,其清洁尤为重要。根据标准规定,这些物品每周至少要清洗一次,并在阳光下暴晒至少两小时以达到自然杀菌的效果;对于经常被触摸的部分,则需要每天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三、个人卫生管理
标准特别关注了教职工及幼儿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要求每位员工上岗前必须完成体检并持有健康证明;同时鼓励小朋友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在饭前便后都要认真洗手,并教会他们正确有效的洗手方式。另外,还提倡家长在家也要配合幼儿园做好孩子的个人护理工作,比如定期修剪指甲、更换衣物等。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爆发),标准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相关区域,并通知疾控中心寻求帮助;同时加强对全园范围内的全面消毒工作,直至确认安全为止。此外,还要求建立健全的信息报告机制,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情况进展。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幼儿园消毒卫生规范》不仅涵盖了常规性的预防措施,同时也包含了应对紧急状况的具体指导方针,为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