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志愿服务的机构和志愿者。
Title:Marriage and Family Counseling Volunteer Servi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9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0T 117-2020《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服务规范》是山东省威海市发布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要求等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服务内容方面,标准明确指出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应提供包括情感沟通、婚姻关系调适、家庭矛盾调解等内容的服务。例如,标准第5.1条提到“志愿者需协助当事人识别和理解自身及对方的情感需求”,这意味着志愿者不仅要关注表面问题,还要深入挖掘夫妻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障碍,帮助双方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模式。
其次,在服务流程上,标准强调了初次接触、评估诊断、制定计划、实施干预和效果评估五个阶段。以第6.2条为例,“在初次接触时,志愿者应通过开放式提问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并建立信任关系”。这一环节对于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是否愿意敞开心扉参与后续辅导过程。
再者,关于服务质量要求,标准提出了多项具体指标。比如第8.1条规定,“每次服务时间不得少于60分钟”,确保有足够的时长来进行深入探讨;第8.3条还要求“服务结束后一周内完成书面总结报告”,这有助于及时回顾整个辅导过程,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此外,标准特别重视志愿者的专业素养与行为准则。第4章详细描述了志愿者应当具备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社会工作技能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第4.4条强调,“志愿者不得泄露任何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体现了对当事人隐私权的高度尊重。
综上所述,《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服务规范》不仅为志愿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也为提升服务质量和促进家庭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的作用,帮助更多面临婚姻家庭困扰的人群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