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级管理要求、职责分工、场所设置、运行维护及评估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Grade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Emergency Shelter Sites of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1779-202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避难场所分级管理规范》是湖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级管理工作。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应急避难场所”的概念,即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用于人员紧急疏散、临时安置的场地或设施。这一定义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依据。
分级管理原则
标准规定应急避难场所应按照其规模、功能、设备配备等条件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为最高级别,要求具备最完善的设施和服务能力。例如,一级场所需配备应急指挥系统、医疗救护站、食品供应点等全面的服务设施。
场所选址与建设
选址方面强调要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水淹没区等危险地带,并且交通便利,便于人员快速疏散。建设过程中则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执行,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可靠,同时预留足够的开放空间以满足大规模人群聚集的需求。
设施配置要求
对于不同级别的应急避难场所,其设施配置也有具体要求。如一级场所必须设置独立的供水供电系统以及污水处理装置;而三级场所至少需要保证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即可。此外还特别提到,在选择材料时应优先考虑环保型产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管理制度建立
为了保证应急避难场所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标准还提出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应急预案演练计划、人员培训机制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增强整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应急演练与评估
最后,标准还强调了通过模拟真实情景开展应急演练的重要性,以此来检验现有资源是否充足、流程是否顺畅等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改进。同时,每两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评估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对DB43/T 1779-202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避难场所分级管理规范》部分内容所做的详细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