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筷公勺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标识、配置、使用、消毒、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及集体用餐场所的公筷公勺使用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he Use of Public Chopsticks and Spo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X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0T4—2020 公筷公勺使用规范》是河南省许昌市发布的关于公筷公勺使用的标准。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包括但不限于餐馆、酒店、食堂等。这意味着无论是大型连锁餐厅还是小型家庭式餐馆,都应遵循此标准。
2. 术语和定义:
- 公筷:专用于夹取食物而不直接接触口部的筷子。
- 公勺:专门用来舀取菜肴的勺子,不直接入口。
这两个定义明确了公筷公勺的功能和用途,强调了它们与个人餐具的区别。
3. 基本要求:
- 餐饮服务单位应在每张餐桌上提供足够数量的公筷公勺。
- 公筷公勺的颜色、形状或标识应明显区别于个人餐具,以便顾客容易识别。
这一点确保了在实际操作中,顾客能够正确区分并使用公筷公勺,减少混淆。
4. 配置要求:
- 每位就餐者至少配备一副个人餐具。
- 每桌至少配备两副公筷公勺。
- 若餐桌人数较多,可适当增加公筷公勺的数量。
这一条款根据就餐人数设定了最低配置标准,保证每位用餐者都能方便地使用公筷公勺。
5. 使用方法:
- 使用公筷公勺时,应避免直接接触个人口腔。
- 不同菜品应使用各自的公筷公勺,防止交叉污染。
正确的使用方法有助于预防疾病传播,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6. 清洗消毒:
- 公筷公勺需经过严格的清洗和消毒程序后方可再次使用。
- 清洗后的公筷公勺应存放在清洁的容器内,保持干燥。
严格的清洗消毒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细菌滋生,保障食品安全。
7. 宣传培训:
- 餐饮服务单位应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对公筷公勺使用的认识。
- 在显著位置张贴使用指南,引导顾客正确使用公筷公勺。
通过宣传和培训,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也增强了公众健康意识。
以上内容是对《DB4110T4—2020 公筷公勺使用规范》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旨在促进良好用餐习惯的养成,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