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杉木高世代种子园营建的技术要求,包括立地选择、无性系准备、种植设计、抚育管理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杉木高世代种子园的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High-generation Seed Orchard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杉木高世代种子园营建技术规程(DB35/T 1931-2020)对提升杉木种子质量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1. 种子园选址要求
第4.1条规定:应选择在海拔300-800米、坡度不超过25°的缓坡地或平地。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土层厚度≥60厘米。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杉木生长习性,确保良好的水热条件和养分供给。
2. 无性系选择与配置
第5.3条规定:选用遗传增益≥15%的高世代无性系,每个无性系种植数量不少于20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行距2×3米,株间配置要兼顾授粉距离和光照条件。这保证了遗传多样性和种子品质。
3. 整地与栽植
第6.2条规定:全面整地深度≥20厘米,施基肥每穴1-2公斤。第6.4条规定:春季造林最佳,苗木根系舒展,覆土压实。这些措施有利于苗木成活和早期生长。
4. 管理技术
第7.3条规定:每年除草松土2次,施肥2次。第7.5条规定:及时疏伐过密植株,保持每公顷800-1000株。科学管理可提高结实量和种子质量。
5. 花粉管理
第8.2条规定:花期预测准确,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技术。第8.4条规定:采集种子时要剔除杂种和劣质种子。严格的质量控制是获得优质种子的关键。
以上条文体现了规程的核心内容,对于规范杉木种子园营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当地具体条件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