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西红花生产的产地环境、选地整地、种球处理、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西红花的规范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affro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013-2020 西红花生产技术规程》是由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西红花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术语
本标准规定了西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产地环境、种球选择、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加工等技术要求。适用于河南省境内西红花的生产。其中,术语“西红花”指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柱和柱头具有药用价值。
二、产地环境
根据该标准,西红花适宜在海拔500米至1000米之间的区域种植,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例如,在河南洛阳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合西红花的生长。
三、种球选择
种球应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且重量在15克以上的健康种球。种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出苗率和产量,因此在挑选时要特别注意。
四、种植管理
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种植100个种球左右,行距保持在20厘米至25厘米之间。在种植过程中,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此外,还应适时追肥,以促进植株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叶斑病、锈病等,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等方式预防。对于虫害如蚜虫、蛴螬等,则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控制。例如,使用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对蚜虫进行防治。
六、采收和加工
当花冠完全开放时即可采收,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采收后的花柱需及时烘干,温度控制在45℃至50℃之间,直至含水量降至12%以下。烘干后的西红花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发霉。
以上是《DB41/T 2013-2020 西红花生产技术规程》中的一些关键内容及其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西红花种植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