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工程施工、验收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Title: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Rail Transit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5/T44-2020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是四川省宜宾市发布的关于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施工和验收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进行了明确界定,包括其构成、功能和技术要求。这一部分为后续的具体施工和验收提供了统一的概念框架,确保各方在相同的基础上理解项目。
2. 基本规定
这部分强调了工程实施的基本原则,如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等。特别是关于环境保护的要求,明确了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施工准备
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上,标准提出了详细的检查清单,包括材料质量检验、设备调试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这些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施工的质量。
4. 路基与桥梁工程
对于路基与桥梁工程,标准特别指出了地基处理的重要性,并规定了相应的检测方法。例如,在软土地基处理时,必须采用适当的加固技术并进行必要的监测。
5. 轨道铺设
轨道铺设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环节之一。标准对轨道铺设过程中的精度控制提出了严格要求,比如直线段和曲线段的几何尺寸偏差不得超过一定范围。此外还规定了焊接工艺的标准流程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6. 接触网安装
接触网作为供电系统的一部分,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导线张力适中且无明显弯曲。标准中还提到绝缘子的选择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且所有连接部位都需牢固可靠。
7. 系统联调联试
在系统联调联试阶段,标准要求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包括但不限于车辆运行速度测试、信号传输稳定性评估等。只有当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入正式运营阶段。
8. 工程验收
最后,在工程验收环节,标准列出了详细的验收程序和评判依据。这其中包括对已完成工作的全面审查、随机抽样检查以及最终的整体评价报告撰写等内容。
以上是对《DB5115/T44-2020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中部分内容的解读。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