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范围、评价方法、预测分析及改善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各类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Hu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湖北省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B42/T 685-2020)是指导湖北省内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权威标准。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该规范适用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明确界定了“交通影响”、“交通影响评价”等核心概念,为后续评价提供了统一的语言环境和评判基础。
二、交通影响评价范围确定
根据第4.1条,评价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周边一定区域内的道路网络。具体而言,对于一般项目,评价范围通常设定为以建设项目出入口为中心半径500米至1000米的圆形或矩形区域;而对于大型交通枢纽类项目,则可适当扩大至2公里范围。这一规定旨在全面考量建设项目对周边道路交通系统的影响程度。
三、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第5.2条规定了交通需求预测的基本流程:首先收集现状交通数据,然后基于土地使用规划和发展趋势构建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多种情景分析得出预测结果。特别强调要采用四阶段法(出行生成、分布、方式划分及分配),确保预测结果科学合理。
四、交通影响指标体系
规范提出了包括平均行程时间、延误率、饱和度在内的多个关键指标。例如,对于主干路网,要求高峰时段平均行程时间增幅不超过10%,饱和度不得超过0.9。这些量化指标为客观评估交通影响提供了可靠依据。
五、交通改善措施建议
第7章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等级道路及交叉口类型的改善对策。比如,在主干道上宜增设公交专用道或优化信号配时方案;而在次干道上则可以通过调整车道宽度或者设置非机动车优先通道等方式来缓解交通压力。同时,还鼓励采用智能交通系统提升整体运行效率。
六、报告编制要求
最后,在附录中明确了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构成,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概况、现状分析、预测结果、影响评估以及改进措施等内容框架。这有助于保证各参与方能够按照统一标准开展工作,并便于政府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以上是对DB42/T 685-2020中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