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型活动气象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与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开展的大型活动气象服务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of Large-scale Ev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153-2020 大型活动气象服务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地方标准,为大型活动提供气象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以下将从标准中的关键条款出发,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深度解读。
术语与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大型活动”的概念,指参与人数超过500人且持续时间超过一天的公众聚集性活动。这一定义有助于界定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确保气象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在组织大型体育赛事或音乐节时,需提前根据参与人数判断是否需要启动专项气象保障计划。
气象观测要求
标准提出,对于即将举办的大型活动所在地及其周边区域应建立临时气象监测站网。这些站点不仅要覆盖主要活动场地,还应该包括交通要道、住宿区等重点场所。通过设置多点位观测可以更全面地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比如风速、温度、湿度以及降水概率等关键指标。此外,当活动涉及户外项目时,还需特别关注紫外线强度及空气质量状况。
预报预警机制
在预报方面,规定了短期(未来7天内)和临近(未来6小时内)两种类型的气象预报服务。短期预报侧重于趋势分析,帮助主办方提前做好应急预案;而临近预报则强调精确性和时效性,能够在突发恶劣天气来临前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另外,标准还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手机APP推送即时信息给参与者,提高响应速度。
服务质量评估
为了保证服务水平,标准建立了服务质量评估体系,从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三个方面对气象服务进行考核。其中,准确性是指预报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吻合度;及时性反映了信息发布的速度;针对性则是指服务内容是否符合特定活动的需求。只有在这三个维度上都达到较高水平的服务才能被认为是优质的。
应急处置措施
当出现极端天气条件时,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应急处理流程。包括但不限于启动应急预案、调整活动安排直至取消部分环节等选项。同时要求所有参与人员熟悉相关程序,并定期开展演练以增强应对能力。这不仅能够减少损失,也能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总之,《DB45/T 2153-2020》通过对各个环节严格规范,力求为各类大型活动提供精准可靠的气象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