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藏猪种猪的选育、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环境控制及记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藏猪种猪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nagement of Tibetan Pig Breeding Stock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3T 46-2020 藏猪种猪管理技术规范》是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藏猪种猪的饲养、繁育和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环境要求
标准指出,藏猪养殖场地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地方。场区周围要保持清洁卫生,远离污染源如工业区、垃圾场等。此外,猪舍内温度应控制在15℃至25℃之间,湿度维持在60%左右,确保藏猪能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生长发育。
二、饲料与饮水
藏猪的饲料应当多样化,包括精料和粗饲料。精料以玉米、豆粕为主,辅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粗饲料则可以选用青草、干草等天然植物材料。同时,必须保证充足的清洁饮用水供应,水质需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三、疾病防控
为了预防疾病的传播,养殖场需要定期消毒,包括对猪舍内外环境以及用具进行全面清理和消毒。免疫接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按照当地兽医部门的要求及时为藏猪注射疫苗。一旦发现患病个体,应及时隔离治疗,并做好记录以便追踪溯源。
四、繁殖管理
对于种公猪和母猪,其选留条件有着严格的规定。种公猪要求体型健壮、性欲旺盛且无遗传缺陷;而母猪则需具备良好的繁殖性能及健康状况。配种时应注意合理安排时间间隔,避免过度使用导致体质下降。怀孕期要加强营养供给,分娩前后更要细心照料,确保母仔平安。
五、档案建立
每个养殖场都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载每头藏猪的基本信息(如出生日期、父母情况)、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变化以及接受过的任何医疗处理等内容。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日后追溯查询,也为后续改良品种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以上便是《DB5133T 46-2020 藏猪种猪管理技术规范》中几个关键部分的具体阐释。遵循此标准不仅能够提高藏猪养殖的整体水平,还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当地特色畜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