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田家紫皮大蒜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田家紫皮大蒜种植。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tected Product - Tianjia Purple Skin Garlic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0T 11—2018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田家紫皮大蒜种植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内关于田家紫皮大蒜种植的重要技术标准。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中明确规定,应选用经过审定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需具备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例如,田家紫皮大蒜的品种需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并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二、播种
播种时间的选择非常关键。标准建议在秋季进行播种,具体时间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播种时要确保土壤湿润,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每穴播种1-2粒种子,行距保持在20-25厘米之间,株距则为10-15厘米。这样可以保证大蒜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有利于其健康生长。
三、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主要包括水分管理和施肥管理。水分管理要求根据天气情况适时灌溉,保持土壤适度湿润。施肥方面,建议施足基肥,追肥应在苗期和鳞茎膨大期进行,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适量化肥。同时,还应注意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
四、采收
采收时间也是影响大蒜品质的重要因素。标准指出,当叶片大部分变黄枯萎时即可采收。采收后的大蒜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直至外皮干燥,然后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霉变。
以上条文的详细解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提高田家紫皮大蒜的种植质量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