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雨水利用工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规划与设计、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雨水利用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Rainwater Utilization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813-2020《雨水利用工程技术标准》是一部江苏省地方标准,于2020年发布实施。该标准对雨水收集、处理、储存和利用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具有很强的技术指导意义。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1 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本条文强调了雨水收集应优先考虑屋面雨水和道路雨水,并明确指出不同材质的屋面应采用相应的初期弃流装置。例如,金属屋面建议使用重力式弃流装置,而混凝土屋面则推荐机械式弃流设备。此外,还规定了初期雨水弃流量应根据汇水面面积确定,一般为1mm~5mm的径流深度。
5.2.3 雨水储存设施
对于雨水储存设施的设计,标准要求其容量需满足最大日用水需求的1.5倍以上,并且要具备一定的调蓄能力以应对暴雨峰值流量。同时,明确规定了地下储水池必须采取防渗漏措施,且内壁需涂覆防腐蚀材料,确保使用寿命不低于20年。
6.1.2 处理工艺选择
在处理工艺的选择上,标准提倡采用生态友好型技术路线,如透水铺装、生物滞留池等低影响开发(LID)措施。对于需要进一步净化的情况,则推荐使用组合工艺,比如沉淀-过滤-消毒。特别提到当出水用于景观补水时,总大肠菌群数不得高于1000MPN/100mL。
7.3.4 安全防护与维护管理
关于安全防护与维护管理,标准要求所有与雨水接触的设备及管道均需标明“非饮用水”标识,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定期检查频率至少为每季度一次,包括但不限于浮球阀、电磁阀等关键部件的功能测试以及水质监测。同时,还应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制度,包括施工图纸、验收报告、维修保养日志等内容。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标准》不仅涵盖了从源头到终端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充分体现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促进城市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