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抹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加工工艺、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鲜叶为原料,经特定工艺加工制成的抹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tcha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276-2020《抹茶加工技术规范》是一项浙江省地方标准,于2020年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对抹茶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了系统性规定,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原材料选择上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标准第4.1条,用于加工抹茶的原料必须是符合GB/T 19095规定的优质绿茶鲜叶。这意味着原料来源需经过严格筛选,确保其无污染且品质优良。此外,标准还强调了原料的新鲜度,要求采摘后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加工,以保持最佳风味和色泽。
其次,在加工工艺方面,标准第5章给出了详细的指导。特别是关于杀青环节,标准指出采用蒸汽杀青法时温度应控制在180℃至220℃之间,并持续约20秒至30秒。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钝化酶活性,保留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同时赋予抹茶独特的香气。另外,对于干燥工序,标准建议使用低温烘干技术,避免高温导致营养物质流失。
再者,标准特别关注了产品质量检测。按照第7章的规定,每批产品出厂前都必须进行感官、理化以及微生物指标的全面检验。其中,感官评价包括颜色、香气、滋味等多个维度;理化指标则涵盖水分含量、重金属残留等项目;而微生物检测主要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防止有害菌超标。这些严格的检测程序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保障。
最后,标准还对包装与贮存作出了具体说明。依据第8章的要求,抹茶成品应当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包装材料,防止受潮变质。同时,储存环境应保持阴凉通风,避免阳光直射,温度一般不宜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65%。这样的存储条件有助于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并维持其原有品质。
综上所述,《抹茶加工技术规范》DB33/T 2276-2020从原料选取到最终成品的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详尽的技术要求,体现了对产品质量的高度负责态度。企业和从业者在遵循此标准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抹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