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荷斯坦种公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饲料营养、繁殖管理、健康管理及记录档案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荷斯坦种公牛的饲养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Br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Holstein Bul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975—2020《荷斯坦种公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种公牛饲养管理的地方标准。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饲料与营养
- 标准中提到,种公牛的日粮应根据其生长阶段、体重和活动量进行合理配制。例如,成年种公牛的日粮应包含高蛋白、适量脂肪和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的成分。这有助于保持种公牛的良好体况和生殖健康。
2. 环境控制
- 种公牛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防潮设施。温度应维持在适宜范围内(一般为10℃-20℃),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这样的环境条件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种公牛的生活质量。
3. 健康管理
-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体重监测、体温测量和血液检测等。标准建议每季度进行全面体检,并记录结果以备后续分析。此外,还应定期驱虫和疫苗接种,确保种公牛免受寄生虫和传染病的影响。
4. 繁殖管理
- 对于种公牛的繁殖管理,标准强调了精液采集频率的重要性。成年种公牛通常每周可采集2-3次精液,但需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同时,要对采集的精液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人工授精的要求。
5. 行为观察
- 饲养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种公牛的行为表现,如食欲、精神状态和排泄情况。任何异常行为都应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如果发现种公牛出现食欲减退或行动迟缓的情况,可能是健康问题的信号,需要进一步检查。
这些条文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种公牛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其健康成长和高效繁殖,从而保障优质奶牛种群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