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勺公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配置要求、使用要求、清洁消毒要求及管理与宣传。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类餐饮服务单位、集体用餐场所及家庭聚餐中的公勺公筷使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he Use of Public Spoons and Chopsticks
中国标准分类号:X6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9/T 1181—2020 公勺公筷使用规范》是针对餐饮服务中公勺公筷的使用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各类餐饮服务场所,包括餐馆、食堂等。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大型宴会还是小型餐厅,都应遵循此标准。
2. 术语和定义:
- 公勺:专门用于为他人盛取食物的勺子。
- 公筷:专门用于为他人夹取食物的筷子。
这些定义明确了公勺和公筷的功能定位,强调了它们与个人使用的餐具的区别。
3. 基本要求:
- 材质选择:公勺公筷应选用易清洗、耐高温的材料,如不锈钢或食品级塑料。
- 颜色区分:建议公勺公筷的颜色应明显区别于个人使用的餐具,通常推荐使用白色或其他浅色系。
这些要求有助于提高卫生水平,便于识别,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4. 配置要求:
- 每张餐桌上至少配备一套公勺公筷。
- 公勺公筷的数量应根据就餐人数合理设置,确保每位用餐者都能方便地使用。
这一点旨在保证每位用餐者都能正常使用公勺公筷,从而有效执行分餐制。
5. 使用方法:
- 使用公勺公筷时,不应直接接触个人口部。
- 餐后剩余的食物不应放回原菜盘内,需另用干净容器存放。
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防止病菌传播,保障用餐安全。
6. 清洁消毒:
- 公勺公筷应在每次使用后进行彻底清洗,并定期进行高温消毒。
- 清洗后的公勺公筷应存放在专用的保洁柜中,避免二次污染。
强调清洁消毒的重要性,确保公勺公筷始终处于卫生状态。
7. 培训与宣传:
- 餐饮服务单位应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确保其了解并能够正确执行公勺公筷的使用规范。
- 同时,通过菜单、桌牌等形式向顾客宣传公勺公筷的使用意义。
提升公众意识,形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综上所述,《DB3209/T 1181—2020 公勺公筷使用规范》从多个角度规范了公勺公筷的使用,对于预防疾病传播、提升公共卫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