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自然资源基层所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设施设备、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及考核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自然资源基层所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Natural Resources Grassroots Off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自然资源基层所建设和管理规范》(DB3212T 1018-2020)是江苏省泰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自然资源基层所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机构设置
该标准明确要求基层所应设立综合办公室、资源保护室、规划编制室等职能科室。其中,综合办公室负责日常行政事务,资源保护室承担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巡查和保护任务,规划编制室则侧重于编制辖区内的国土空间规划。这一规定有助于构建职责分明、运行高效的组织架构。
二、人员配置
根据标准,每个基层所至少需要配备5名正式工作人员,其中包括一名所长、两名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两名辅助人员。此外还鼓励引入具有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合理的人员结构能够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设施设备
标准指出,基层所办公场所面积不得少于200平方米,并需配备必要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等,同时还要安装视频会议系统以方便上下级沟通协调。良好的硬件条件为高效履职提供了物质保障。
四、业务流程
在具体业务操作上,标准提出了从受理申请到最终审批的一整套标准化流程。例如,在土地使用权登记环节,要求必须经过初审、复核、批准三个步骤才能完成整个过程。这种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防止人为因素干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监督考核
最后,该标准强调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定期对工作人员的表现进行评估,并将结果作为奖惩依据。同时,还应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外部监督,确保所有活动都在阳光下进行。
以上就是对《自然资源基层所建设和管理规范》中几个核心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