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苦瓜高品质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设施条件下苦瓜的高品质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quality Cultivation and Control of Bitter Gourd in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中,标准的更新与修订往往反映着技术进步与生产实践的不断深化。TFPSHS 017-2025《设施苦瓜高品质栽培调控技术规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相较于旧版(如TFPSHS 017-2018),在栽培管理、环境调控及品质提升等方面进行了多项调整与优化。本文将聚焦于“设施苦瓜生育期水分管理措施”这一条文的新老版本差异,深入解析其变化背景、技术要点及实际应用价值。
旧版标准中,关于水分管理的表述较为笼统,仅提出“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缺乏具体指标和操作规范。这种表述虽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在实际生产中难以精准执行,容易导致水分供应不足或过量,影响苦瓜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
新版标准(TFPSHS 017-2025)则对水分管理提出了更为科学、系统的操作要求。其中明确规定:“在苗期、开花期及结果期,应分别采用滴灌方式,控制土壤含水量在60%~70%、70%~80%、65%~75%之间。”这一条文的提出,体现了对苦瓜不同生长阶段需水特性的深刻理解,并结合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实现了精准控水。
从技术层面来看,该条文的调整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首先,明确了各生育阶段的水分需求区间,避免了传统经验式灌溉带来的盲目性。例如,在开花期,苦瓜对水分的需求达到高峰,此时若供水不足,易导致落花落果;而结果期若水分过多,则可能引发病害,降低商品率。因此,通过设定合理的土壤含水量范围,有助于提高产量与品质。
其次,强调了滴灌技术的应用。滴灌相比传统的漫灌方式,不仅能够显著节约水资源,还能有效减少病害传播,提高养分利用率。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滴灌系统可与智能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自动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栽培效率。
此外,新标准还隐含了对设施环境调控的综合考量。在密闭或半密闭的设施内,空气湿度与土壤水分密切相关。通过精准控制土壤含水量,可以间接调节设施内的微气候,为苦瓜提供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实际应用中,种植者需结合本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品种特性,灵活调整灌溉方案。例如,在高温干旱季节,可适当增加灌溉频率;而在多雨季节,则需减少灌溉量,防止积水。同时,建议定期检测土壤含水量,确保数据准确,从而实现科学决策。
综上所述,TFPSHS 017-2025在水分管理方面的改进,不仅是技术细节的完善,更是推动设施苦瓜高品质栽培的重要举措。它为从业者提供了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技术路径,也为行业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标准还将持续优化,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