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榛树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榛树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azelnut Disease Diagno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333-2020《榛树病害诊断技术规程》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榛树病害诊断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榛树常见病害的识别、诊断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病害”的概念,即榛树因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正常生理机能发生改变,出现异常生长发育的现象。这一定义为后续病害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病害调查与记录环节,标准要求调查人员需掌握榛树生物学特性,并采用系统抽样法确定调查区域。同时强调记录内容应包括病害种类、分布范围、发病程度等信息,以便全面了解病害状况。
对于病害症状观察,标准指出要从外部形态变化着手,如叶片变色、枯萎,枝干溃疡、腐烂等。通过肉眼观察结合显微镜检查,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害类型。例如,霜霉病表现为叶片背面有白色霉层,而根腐病则会导致根部组织软化、腐烂。
在病原鉴定方面,标准规定了分离培养、形态学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多种方法。其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快速精准地确定病原体种类,提高诊断效率。
防治措施上,标准提倡以预防为主,综合运用农业、物理、化学手段控制病害蔓延。比如合理修剪增强通风透光性,使用抗病品种,以及适时喷洒杀菌剂等。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建立长期监测体系的重要性,定期收集数据更新病害资料库,为制定科学防控策略提供支持。
总之,《榛树病害诊断技术规程》是一部指导性很强的地方标准,它不仅规范了榛树病害诊断流程,也为保护榛树资源、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