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生芽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设施、栽培技术、采收与贮运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花生芽的生产及管理。
Title:Peanut Sprout Production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328-2020《花生芽生产操作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花生芽生产的辽宁省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原料选择、生产环境到具体的操作流程都做了明确规定,旨在规范花生芽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料选择方面,标准明确要求所使用的花生种子应为经过审定的品种,并且要符合GB 4407.2的要求。这意味着种子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发芽能力,还必须是经过国家或地区农业部门认可的品种,同时不得携带病虫害,保证种子健康无污染。此外,对于种子的水分含量也有严格规定,通常要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利于后续的发芽和生长。
其次,关于生产环境,标准强调了对温度、湿度以及光照条件的控制。例如,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设定在20℃至30℃之间,这样的温控能够促进花生种子快速均匀地发芽。而湿度方面,则需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土壤湿度则需维持在60%-70%,这样可以避免因干燥而导致的芽苗质量下降。至于光照条件,虽然花生芽主要是在黑暗条件下培育,但适当的散射光有助于芽苗的健壮生长。
再者,在具体的生产操作中,播种环节至关重要。标准指出,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消毒等步骤,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风险。播种密度也需合理安排,过密会导致通风不良,影响芽苗的正常发育;而过于稀疏则会降低单位面积内的产量。播种后要定期检查土壤湿度和芽苗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另外,关于采收时间,标准建议根据实际生长状况来决定最佳采收期。一般来说,当花生芽长至10-15厘米左右时即可采收。此时芽苗鲜嫩可口,营养成分最为丰富。采收过程中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损伤芽苗,同时要做好清洁工作,防止二次污染。
最后,关于产品的包装与储存,标准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确保无毒无害;储存环境则需干燥、阴凉、避光,温度保持在10℃以下,这样可以有效延长产品的保鲜期。
综上所述,《花生芽生产操作规程》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规范指导,从源头到终端全面把控了花生芽的生产过程,为实现优质高效的花生芽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