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方粳稻抗低温强化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育苗管理、移栽技术、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及生态条件相似区域的北方粳稻抗低温栽培生产。
Title:Northern Japonica Rice Cold-resistant Intensive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北方粳稻抗低温强化栽培技术规程(DB21/T 3319-2020)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提高东北地区粳稻生产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播种育苗期管理
标准规定在4月上旬至中旬进行播种,要求播前要对种子进行温汤浸种处理,水温控制在50℃左右,持续1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杀死种子表面病菌,同时不伤害种子活力。苗床土要选用肥沃的田园土与腐熟有机肥混合配制,比例为3:1。
二、移栽定植技术
建议在5月上旬完成移栽,行株距采用25×15厘米。标准特别强调要施足基肥,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以上,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氯化钾10公斤。移栽时要做到浅水浅插,保证秧苗直立。
三、田间管理措施
要求在分蘖盛期及时晒田控苗,控制无效分蘖发生。拔节孕穗期要重施穗肥,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抽穗扬花期要注意保持田间湿润,避免干旱影响授粉。灌浆结实期要适当落干晾田,促进根系活力。
四、病虫害防治要点
提倡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二化螟等主要病虫害。推荐使用生物农药如井冈霉素防治稻瘟病,每亩用量100克兑水喷雾。对于二化螟可用苏云金杆菌制剂进行防治。
五、收获贮藏方法
建议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此时产量最高且品质最佳。收获后要及时干燥,水分含量控制在13%以下。贮藏期间要保持仓库通风干燥,定期检查粮情,防止霉变。
这些内容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对于指导北方粳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