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七星瓢虫防治李树蚜虫的技术要求,包括七星瓢虫的繁殖、释放方法、环境条件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在贵州省范围内使用七星瓢虫进行李树蚜虫防治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phid Control on Plum Trees Using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510-2020《七星瓢虫防治李树蚜虫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发布的关于利用七星瓢虫生物防治李树蚜虫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以七星瓢虫为天敌,对李树蚜虫进行生物防治的生产活动。这一条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对象,强调了七星瓢虫在贵州地区防治李树蚜虫中的重要地位。
2. 术语和定义
- 七星瓢虫:成虫鞘翅上有7个黑色斑点,是一种捕食性天敌昆虫。
- 李树蚜虫:主要危害李树叶片、嫩芽等部位的害虫。
这一条明确了核心概念,帮助从业者准确理解七星瓢虫与李树蚜虫的关系。
3. 环境条件要求
李树种植区应具备适宜七星瓢虫生存的生态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植被覆盖度等。例如,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至30℃,相对湿度保持在60%以上。这为七星瓢虫的释放提供了必要的环境保障。
4. 七星瓢虫种群繁育
- 繁殖场所需选择无农药残留且适合七星瓢虫生长的环境。
- 孵化后的幼虫需提供足够的蚜虫作为食物来源。
这一条强调了种群繁育的重要性,确保释放到田间的七星瓢虫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
5. 释放方法
- 每株李树可释放2-3只成年七星瓢虫。
- 释放时间宜选在清晨或傍晚,避免阳光直射影响其适应能力。
此条文详细规定了释放的数量和时间,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
6. 监测与评估
- 定期检查七星瓢虫的存活率及捕食效果。
- 若蚜虫数量未得到有效控制,应及时补充释放七星瓢虫。
这一条强调了防治过程中的动态管理,确保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52/T 1510-2020不仅提供了七星瓢虫防治李树蚜虫的具体操作流程,还从环境、种群繁育到释放后的监测等多个环节进行了科学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