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料油菜与规模猪场种养结合的技术要求,包括养殖废弃物处理、饲料油菜种植、粪肥还田技术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饲料油菜种植与规模猪场种养结合的生产活动及相关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ion of Feed Rapeseed and Large-scale Pi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饲料油菜与规模猪场种养结合技术规程》(DB42/T 1559-2020)是一项湖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饲料油菜种植与规模猪场养殖的有机结合。以下为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
关键条款解析
# 3.1 种植基地选择
标准指出种植基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且土壤肥力较高的区域。这一要求确保了油菜生长的基本环境条件,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强调避免重金属污染及农药残留超标地区,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 4.1 猪场布局规划
猪场布局需合理规划生产区、生活管理区以及废弃物处理区,并保持适当距离。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播风险,还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问题。此外还提到要设置专用通道用于饲料运输等操作,便于日常管理和维护。
# 5.1 种子质量要求
明确规定所使用的油菜种子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作物出苗率和长势好坏,对于后续种植过程至关重要。
# 6.2 肥料使用原则
提倡施用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的原则。具体而言,在每公顷土地上施加腐熟农家肥22.5吨至37.5吨之间,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合氮磷钾复合肥料适量补充。这样做既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养分又能改善土壤结构。
# 7.1 疫病防控措施
要求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并建立健全档案记录制度;同时加强对进出人员车辆消毒工作,防止外部病原体侵入。另外还建议采用生物安全措施如隔离饲养等方式进一步降低疫病发生概率。
# 8.1 收获后处理流程
当油菜达到成熟期时应及时收割并脱粒晾晒,确保籽粒水分含量控制在10%以下才能入库储存。此外还需注意防潮防晒,避免因不当保存导致品质下降或变质现象出现。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饲料油菜与规模猪场种养结合技术规程》涵盖了从田间管理到产品加工等多个环节的技术要点,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