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奶牛场粪污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酶底物法测定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处理、测定步骤、结果计算与表示及精密度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奶牛场粪污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total coliforms, fecal coliforms and Escherichia coli in dairy farm manure waste - Enzyme substrate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956—2020标准规定了奶牛场粪污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酶底物法测定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与保存
- 样品采集:应在奶牛场粪污处理设施的不同位置采集代表性样本,确保采样点能够反映整个粪污状况。
- 样品保存:采集后的样品应立即置于4℃条件下保存,并在24小时内完成检测。
实验材料与试剂
- 培养基:使用符合GB 4789.3规定的培养基,确保其质量和性能满足检测要求。
- 试剂:所有试剂需为分析纯或更高纯度,且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测定步骤
1. 样品制备:将采集的粪污样品充分混匀后,取适量样品加入到含有特定稀释液的无菌瓶中,制成适当浓度的悬浮液。
2. 接种:将制备好的样品悬浮液按照标准要求接种到培养皿中。
3. 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36±1℃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2小时。
4. 观察与计数:培养结束后,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特征,根据酶底物法的反应结果判断并记录菌落数。
结果计算
- 菌落总数计算:根据培养皿上的菌落数目,结合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总数。
- 结果报告:最终结果以CFU/g的形式表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注意事项
-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样品受到污染。
- 每次实验都应对培养基和试剂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 实验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流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是对DB12/T 956—2020标准中关于奶牛场粪污中微生物测定部分的重要条文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