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奶牛场粪污中铜、锌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包括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处理、测定步骤、结果计算与表示等。本文件适用于奶牛场粪污中铜、锌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Copper and Zinc Content in Dairy Cow Manure Waste by Spectrophot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954—2020《奶牛场粪污中铜、锌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是一项天津市地方标准,规定了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奶牛场粪污中铜和锌含量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场粪污样品中铜和锌含量的测定。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即仅限于奶牛场粪污样本,并且是通过分光光度法来进行定量分析。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提到的相关规范性引用文件为执行本标准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指导。这些文件可能包括其他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确保了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和科学性。
术语和定义
- 分光光度法: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特性来测定其浓度的方法。
- 吸光度:当光线穿过溶液时,部分光线被吸收,未被吸收的光线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透光率,其自然对数倒数即为吸光度。
技术要求
1. 仪器设备
- 需要配备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能够精确测量指定波长下的吸光值。
- 使用容量瓶、移液管等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确保量取液体体积准确无误。
2. 试剂准备
- 制备标准溶液时应严格按照比例混合,保证浓度准确。
- 所有试剂均需符合相关化学纯度标准,避免杂质影响实验结果。
3. 样品处理
- 样品采集后需立即密封保存,防止外界因素干扰。
- 在进行前处理过程中,如加热浓缩或酸消解,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免造成目标元素损失。
4. 测定步骤
- 按照预定程序向样品溶液中加入显色剂,充分混匀后静置一定时间。
- 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注入比色皿内,在设定波长下读取吸光度值。
- 根据事先绘制的标准曲线,查找对应浓度。
5. 结果计算
- 计算公式通常采用线性回归方程Y = kX+b的形式,其中Y代表测得的吸光度,X表示待测元素的实际浓度。
- 最终结果保留适当位数的小数点,以反映测量精度。
精密度与准确度
为了验证测定方法的有效性,必须定期开展重复性和再现性测试。同时,还需通过添加回收率试验来评估整个流程的准确性。一般而言,回收率应在80%-120%之间较为理想。
注意事项
- 实验全程应佩戴防护手套及眼镜,防止有害物质接触皮肤或眼睛。
- 废弃物按照环保部门的规定妥善处置,不可随意倾倒。
- 定期校准仪器设备,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以上是对DB12/T 954—2020标准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遵循此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检测数据的质量,还能促进奶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