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服务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服务提供与管理。
Title: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Minor Rescue and Protection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7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830-2020《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服务规范》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要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服务区域,并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这意味着机构不仅要有物理空间,还需满足基本的硬件条件,以确保能够提供有效的救助服务。
其次,在人员配置方面,标准指出机构应配备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这强调了专业人才对于开展高质量救助服务的重要性,他们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支持、行为辅导等个性化服务。
再者,关于服务流程,标准提出了从接案评估到结案评估的一系列规范化步骤。例如,要求机构在接到求助后必须及时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接受个案管理,并制定详细的救助计划。这一过程确保了救助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对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明确规定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泄露未成年人的信息资料,除非是为了保护其合法权益或法律另有规定。这是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体现。
最后,标准还要求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保证服务质量。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DB32/T 3830-2020的核心框架,旨在通过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和技术手段,提升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