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生生长参数卫星遥感监测的技术方法,包括监测指标、数据获取与处理、算法模型及结果验证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基于卫星遥感技术对花生生长状况进行监测的科研和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Method for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Peanut Growth Parame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138—2020《花生生长参数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方法》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该标准为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花生生长参数进行监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以下将选取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关键概念。例如,“花生生长参数”被定义为反映花生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包括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这些参数对于评估花生的长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能够直观地反映出花生在整个生长周期内的健康状态和发展趋势。
其次,在监测流程中,标准强调了数据获取的重要性。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波段组合来采集数据。标准指出,应优先采用高分辨率影像以提高监测精度,并且要确保数据的时间分辨率满足花生生长周期的需求。此外,还规定了数据预处理的具体步骤,如辐射校正、大气校正等,这些都是保证后续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基础工作。
再者,关于模型构建与验证部分,标准提出了基于经验公式或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预测模型的要求。特别提到,在构建模型时需要考虑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差异以及土壤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标准建议采用交叉验证法或者独立样本测试法来进行评估,并且要求模型的决定系数R²不低于0.75。
最后,在结果表达与应用方面,标准指出最终的结果应当以图表形式呈现,便于使用者理解和决策参考。同时鼓励将监测信息与其他农业管理措施相结合,比如灌溉计划调整、病虫害防治等,从而实现精准农业的目标。
综上所述,《花生生长参数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方法》不仅规范了从数据采集到结果输出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明确指导,有助于提升花生种植业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