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堆肥生产有机肥料中发芽指数测定的术语和定义、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测定步骤、结果计算与表示、精密度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植物种子为测试对象的堆肥产品发芽指数测定,用于评价堆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ermination Index Determination of Compost Produced Organic Fertiliz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135—2020《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发芽指数测定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有机肥料中发芽指数的测定方法。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堆肥为基础生产的有机肥料产品中发芽指数的测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了检测结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2. 术语和定义:包括“发芽指数”、“堆肥”等专业术语的定义。“发芽指数”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种子发芽状况的一种量化指标,用于评估有机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准确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正确执行后续步骤。
3. 试剂与材料:规定了实验所需试剂如蒸馏水、磷酸二氢钾等的具体规格要求,以及实验器材如培养皿、滤纸等的质量标准。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材料可以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 样品制备:要求将待测样品粉碎并通过孔径为0.84毫米的标准筛网。此过程需注意操作细节,比如避免样品受潮或污染,以确保最终测定值反映的是样品整体特性而非局部差异。
5. 测定步骤:详细描述了从种子挑选、播种到观察记录整个流程的操作方法。例如,在播种前应先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污物,并按照一定数量均匀放置于湿润滤纸上;之后定期检查并记录种子萌发情况直至达到稳定状态为止。
6. 计算公式:给出了发芽指数计算公式GI=(G×t)/1000,其中GI代表发芽指数,G表示单位重量样品下正常幼苗数,t则指平均发芽时间。通过这一公式能够客观评价有机肥料对植物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程度。
7. 结果表达与报告:强调测定结果应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并附上所有相关条件说明以便他人复现实验。此外还建议列出多次重复测试所得平均值及其偏差范围,从而提高结论可信度。
8. 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定期校准仪器设备、设立对照组等手段来保障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准确性。同时提醒操作人员遵循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减少人为因素干扰。
以上便是DB37/T 4135—2020中关键部分的深入剖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来进行有机肥料产品质量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