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能手环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健康监测、运动记录、信息提醒为主要功能的智能手环。
Title: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Smart Bracelet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800-2020《智能手环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主要用于规范智能手环产品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外观与结构
智能手带应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划痕、气泡或裂纹等缺陷。其结构设计需合理,确保佩戴舒适且牢固。此外,产品标识应清晰可见,包括制造商名称、型号以及生产日期等信息。
功能性能
1. 基本功能:智能手环应当具备时间显示、计步统计等基础功能,并且这些功能需要准确可靠。
2. 健康监测:支持心率监测、血氧饱和度测量等功能时,其精度需达到规定标准。例如,心率误差不得超过±5%,血氧值误差范围为±3%。
3. 运动模式:至少包含跑步、骑行等多种运动模式选项,每种模式下均需提供相应的数据记录如速度、距离等。
安全性
- 电气安全:电池容量、充电接口等方面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关安全规范,避免因过充导致的安全隐患。
- 电磁兼容性: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不得影响其他电子设备正常运行。
环境适应性
智能手环需经受住各种环境考验,包括但不限于:
- 温度变化:能在-10℃至+50℃之间稳定工作;
- 湿度条件:相对湿度可达95%RH;
- 防水防尘等级:至少满足IP67级别要求。
测试方法
对于上述各项指标的验证,标准中给出了具体的测试步骤和评判依据。比如,在评估防水性能时,会模拟实际使用场景进行浸泡试验;而关于电池续航能力,则通过连续开启特定功能直至电量耗尽来测定。
以上只是对DB32/T 3800-2020部分内容做了简要概述,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