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矿山土地复垦中土壤环境调查的技术要求、工作程序、样品采集与分析、数据处理及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矿山土地复垦项目的土壤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oil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in Mine Land Reclam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 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981-2020《矿山土地复垦土壤环境调查技术规范》是河南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矿山土地复垦过程中的土壤环境调查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调查范围与布点原则
标准指出,调查范围应包括矿山开采区及其影响区,具体范围由矿山开采方式、规模和地形地貌决定。布点原则强调代表性,要求在不同地形部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均匀分布采样点。例如,对于露天矿场,应在开采区边缘、坡顶、坡脚等关键位置设置采样点,确保能够全面反映矿区土壤的污染状况。
样品采集与保存
样品采集时需注意避免外部污染物干扰,使用清洁工具并记录采样深度。每份样品重量一般不少于1公斤,并立即密封保存于聚乙烯或玻璃容器中。样品标签必须清晰标注采样地点、日期、深度等信息。此外,样品应在4摄氏度条件下冷藏运输至实验室,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分析项目与方法
标准规定了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的具体要求。必测项目包括pH值、重金属含量(如铅、镉、汞)、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等。分析方法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优先选用国际通用且灵敏度高的检测手段。比如,重金属测定可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而有机物则可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定量分析。
数据处理与评价
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应对原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剔除异常值后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等统计量。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或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法。当某一项指标超过背景值三倍以上时,即判定为超标。最终评价结果需结合区域生态功能区划,提出针对性的土地复垦建议。
安全防护措施
鉴于矿山环境中可能存在有害物质,所有参与现场调查人员都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尘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同时,现场作业期间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二次污染发生。运输车辆也需采取密闭措施,确保沿途不会泄漏样品或废弃物。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矿山土地复垦土壤环境调查技术规范》从调查设计到实施再到后期评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它不仅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开展矿山土地复垦工作,也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