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硒红茶种植的环境条件、园地选择与规划、茶树品种选择与种植、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鲜叶采摘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硒红茶的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lenium Black Tea Plan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28T 022-2018《硒红茶种植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内硒红茶的种植技术。以下从规程的重要条文出发,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规程中提到“土壤pH值应保持在5.5至6.5之间”。这一范围是根据硒红茶生长的最佳酸碱条件设定的。适宜的pH值有助于茶树吸收养分,并促进其健康生长。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影响茶树根系对矿物质元素尤其是硒元素的吸收效率。
关于施肥部分,“每年施用有机肥量不得少于3000公斤/公顷”。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同时为茶树提供全面营养。合理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还能减少化学肥料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规程还强调了病虫害防治措施,“应优先采用物理和生物方法控制病虫害”。这表明,在硒红茶种植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转而采取如灯光诱捕、天敌释放等环保型防控手段。这样既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保障产品安全无污染。
此外,规程要求“采摘时需选择晴朗天气进行”,这是因为雨后采摘会导致鲜叶含水量增加,影响后续加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同时,晴天采摘可以保证鲜叶的新鲜度与活力,从而提升最终产品的口感与香气。
通过以上几个关键点可以看出,《硒红茶种植技术规程》从土壤管理、施肥策略到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时机等多个环节都做了明确规定,这些都有助于确保硒红茶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操作,进而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