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泥稳定砂岩碎石的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检验与验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使用水泥稳定砂岩碎石作为路面基层或底基层的公路工程施工及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Cement-Stabilized Sandstone Aggregate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水泥稳定砂岩碎石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层材料,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寿命。DB61/T 1303-2019《水泥稳定砂岩碎石施工技术规范》为这种材料的施工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该规范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原材料要求
根据规范第4.1节,水泥稳定砂岩碎石的原材料包括砂岩碎石、水泥和水。砂岩碎石应具有一定的级配,其颗粒组成需符合表4.1.1的规定,确保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水泥的选用应满足GB175的要求,且初凝时间不得早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小时。此外,用于拌合的水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物质,宜采用饮用水。
配合比设计
规范第5.1节指出,水泥稳定砂岩碎石的配合比设计应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水泥剂量。通常情况下,水泥剂量应控制在3%-6%之间。具体剂量的选择需依据试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并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综合考虑。设计时还应注意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以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拌和与摊铺
第6.1节强调了拌和过程的重要性,要求拌和设备必须具备精确计量功能,确保各组分比例准确。拌和过程中应严格监控混合料的含水量,使其略高于最佳值(约0.5%-1%),以便于后续碾压成型。摊铺作业应在混合料拌和完成后尽快进行,避免长时间堆放导致水分损失。摊铺厚度应均匀一致,对于分层施工的情况,下层表面应平整密实,以利于上层的铺设。
碾压与养生
按照第7.1节的规定,碾压工作应当紧跟摊铺工序,采用合适的压路机进行静压、振动压实直至静压完成。初始碾压速度不宜超过2km/h,最终阶段则可适当提高至4km/h左右。整个碾压过程要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确保混合料充分压实。碾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养生处理,一般采用洒水覆盖的方法保持湿润状态至少7天,期间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质量检验
最后,在第8.1节中提到的质量检验环节同样至关重要。每一段落成后的水泥稳定砂岩碎石基层都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以及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外观检查主要查看表面是否平整、有无裂缝等问题;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则包括但不限于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测定等项目,所有检测数据均需符合设计标准方能验收合格。
以上是对DB61/T 1303-2019部分核心内容的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工程特点灵活调整实施方案,确保工程质量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