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村容村貌治理的基本原则、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公共设施维护以及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行政区域内农村地区村容村貌的治理与管理。
Title:Rural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 Village Appearance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270-2019《农村人居环境 村容村貌治理要求》是陕西省发布的关于改善农村环境、提升村容村貌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关于垃圾处理
标准明确规定了农村生活垃圾应当实行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原则。具体来说,可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村庄应设置足够的分类垃圾桶,并定期清理转运至指定地点。对于厨余垃圾,提倡就地堆肥处理,以减少垃圾总量并增加土壤肥力。此外,严禁随意焚烧垃圾,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关于污水处理
标准提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技术模式。人口密集区宜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分散居住地区则可以考虑建设小型化、生态化的污水处理设施。同时强调了污水管网建设和维护的重要性,要求确保污水能够有效收集和排放,避免直接排入河道或渗漏到地下水中。
关于公共设施建设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标准特别提到要加强公共厕所、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或改建的公共厕所需符合卫生标准,配备必要的冲洗设备;文化广场的设计应考虑到群众活动的需求,提供足够的空间供人们休闲娱乐。这些设施不仅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也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关于绿化美化
绿化美化是提升村容村貌的重要手段之一。标准建议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进行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在植物的选择上,优先选用本地树种,这样既能保证成活率又能体现地方特色。另外,还鼓励通过种植花卉等方式对村庄进行装饰,使整个村庄看起来更加生机勃勃。
关于长效机制建立
为确保上述措施能够长期发挥作用,标准特别强调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性。这包括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只有当全体村民都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进来时,才能真正实现村容村貌的根本改善。
以上就是对DB61/T 1270-2019中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共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