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工程设计的防火技术要求,包括总平面布局、建筑防火、消防设施、安全疏散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工程的设计。
Title:Design Fire Protection Standard for Urban Rail Transit Depot Cover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工程设计防火标准》(DB11 1762-2020)是一部专门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开发项目制定的防火规范。该标准对上盖建筑与轨道车辆基地之间的防火间距、消防设施配置以及安全疏散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保障此类复杂项目的消防安全。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防火间距要求
标准规定了上盖建筑与轨道车辆基地内各设施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例如,上盖建筑与检修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5米。这是因为检修库内存放大量易燃材料和设备,火灾荷载较大,一旦发生火灾容易蔓延至上盖建筑。此外,对于油罐等高风险设施,其与上盖建筑的距离需达到50米以上。这些严格的规定是基于过往事故经验总结得出的,能够有效防止火势横向传播。
二、消防设施配置
上盖建筑必须按照不低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的标准设置消防系统。具体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覆盖;每层至少配备两部封闭楼梯间,并确保直通室外;每个防火分区内的消火栓数量不少于4个且间距不超过30米;还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防排烟设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车辆基地内部还需额外增设独立的消防泵房及高位水箱,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供水充足。
三、安全疏散设计
考虑到人员密集度较高,标准特别强调了安全出口的数量与宽度。单个防火分区内至少应有两个方向的安全出口,且每个出口宽度不得低于1.4米。对于超过3000平方米的大型商业区域,则需要进一步增加疏散通道,并合理规划人流线路避免拥堵。此外,所有通往地面层的疏散门都必须朝外开启,并且不能使用卷帘门或推拉门。
四、电气线路敷设
鉴于电气故障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原因,本标准对电缆桥架、电线管槽等电气线路的布置做出了严格限制。要求所有穿越防火墙的线路均需采用耐火型电缆,并在外侧加装防火封堵措施;强弱电井之间必须设置不小于2小时耐火极限的隔断墙;配电室周围半径5米范围内禁止堆放可燃物。
五、特殊场所防护
针对地铁控制中心这类核心功能区,除了常规消防措施外,还需采取更高级别的保护手段。比如安装气体灭火系统用于扑灭初期火灾;设置专用的新风机组以维持正压环境;并配备不间断电源UPS设备以防断电影响指挥调度。
六、施工阶段管理
在工程施工期间也必须遵守相应的防火规定。施工现场应当划分明确的功能区域,如材料堆放区、加工区等,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要加强对临时用电设备的监管,定期检查焊接作业点的防火措施是否到位。完工后还需进行全面的消防验收,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工程设计防火标准》(DB11 1762-2020)从多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全面而细致的防火体系。它不仅考虑到了日常运营中的潜在危险源,还充分预见到极端情况下的应急响应能力。只有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火灾风险,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