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政务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管理机制、培训与考核以及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开展的志愿者服务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Volunteer Services at Government Service Cen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政务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管理规范》(DB62/T 4259-2020)是甘肃省地方标准,于2020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为政务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志愿者”的概念,即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或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这一定义强调了志愿者的服务动机和服务性质,为后续管理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基本要求”章节中提到,志愿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以及与服务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意味着志愿者不仅需要有热情,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同时,标准还规定志愿者需经过岗前培训,确保其了解服务内容、工作流程及应急处理措施。
再者,“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部分指出,政务服务中心应当建立完善的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考核、激励等机制。例如,招募时要明确岗位需求,并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注册环节则需收集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并备案;培训方面除了理论知识外,还应包含实地演练;而考核制度能够客观评价志愿者的工作表现,激励措施则是维持队伍活力的关键。
此外,“服务质量控制”条款强调了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遵循文明礼貌的原则,尊重服务对象的文化习俗和个人隐私。当遇到复杂情况或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问题时,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员协助,避免给服务对象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最后,“安全管理”部分提醒管理者要注意保护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强度,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应对中,要确保志愿者得到必要的防护装备和支持。
综上所述,《政务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管理规范》从多个维度对志愿者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旨在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公众满意度,同时也保障了志愿者自身的权益和发展空间。这些规定对于促进政务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