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旱地大豆全膜微垄沟播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旱地大豆全膜微垄沟播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film Micro-ridge and Trench Sowing of Dryland Soybean in Gansu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229-2020 旱地大豆全膜微垄沟播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甘肃地区旱地种植大豆的农业技术规范。该标准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到播种收获等环节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旨在提高旱地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在品种选择上,标准推荐选用抗旱性强、生育期适中且丰产性好的品种。比如“陇豆1号”、“定薯8号”等品种经过实践证明适合在干旱条件下生长。同时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85%。
关于整地施肥,标准强调要深耕细耙,使土壤达到疏松平整的状态。基肥施用应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并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25-30公斤。追肥则应在大豆初花期进行,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
播种时采用全膜覆盖微垄沟播的方式,覆膜宽度为1.2米,垄宽30厘米,沟宽20厘米。播种深度控制在3-5厘米之间,每穴播种3-4粒种子,行距40厘米。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即可开始播种。
田间管理方面,要注意及时破除板结,防止高温烧苗。发现缺苗断垄现象要及时补种,保证全苗。在大豆生长中期要进行中耕除草,促进根系发育。病虫害防治上,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防治。
在水分管理上,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灌溉,避免大水漫灌。特别是在开花结荚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也要防止积水。收获应在大豆叶片基本落尽,豆荚变黄时进行,宜早不宜晚,以免遭受霜冻影响品质。
以上是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解读,希望对从事旱地大豆种植的朋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