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畜禽粪便发酵腐熟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操作方法、腐熟度评价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以畜禽粪便为原料进行堆肥发酵腐熟处理的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ermentation and Ripening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234-2020《畜禽粪便发酵腐熟技术规程》是由甘肃省发布的关于畜禽粪便处理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畜禽粪便的发酵腐熟过程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其中关键条款包括:
1. 原料准备:要求原料应来源于健康养殖场所产生的畜禽粪便,不得混入病死动物尸体及病理组织。原料需经过预处理,确保水分含量控制在50%-60%之间。
2. 发酵工艺:推荐采用好氧堆肥工艺,堆体高度一般为1.5米至2米,宽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应小于2米。发酵周期不少于30天,在此期间要定期翻堆以保证氧气供应。
3. 腐熟度判定:通过以下指标综合判断是否达到腐熟状态:
- 水分降至30%以下;
- pH值稳定在7.5-8.5范围内;
- 种子发芽率大于90%;
- C/N比小于20:1;
- 无明显臭味产生。
4. 安全性保障措施:生产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二次污染,堆肥场应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至少500米以上,并采取防渗漏措施。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未完全腐熟的物料。
5. 记录管理:所有生产环节均需建立台账记录,内容涵盖原料来源、添加辅料种类与数量、发酵时间、检测结果等信息,以便追溯查询。
这些规定对于规范畜禽粪便处理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同时也可以结合自身条件适当优化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