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羊养殖过程中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防控与处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flatoxin Poisoning in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206-2020《羊黄曲霉毒素中毒防治技术规范》是甘肃省发布的关于羊群黄曲霉毒素中毒防控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从预防、诊断到治疗提供了全面的指导,以下为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预防措施
- 标准明确指出,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大允许量为20μg/kg。这意味着在饲料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料质量,避免使用发霉变质的谷物作为饲料原料。
- 建议定期检测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并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去除饲料中的毒素。例如,可以通过加热处理来降低毒素水平。
2. 诊断依据
- 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腹泻等。实验室检测是确诊的关键手段,包括测定血液中黄曲霉毒素代谢产物AFM1的浓度。
- 标准强调,当羊只出现上述症状且饲料中检测出超标黄曲霉毒素时,即可初步判断为中毒。
3. 治疗方案
- 对于轻度中毒病例,应立即停止喂食含毒饲料,改用无毒饲料,并补充维生素C和E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 中重度中毒需结合药物治疗,如使用活性炭吸附毒素,同时给予补液支持疗法防止脱水。
4. 环境管理
- 要求储存饲料的仓库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15℃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70%。这可以有效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繁殖。
- 定期清理仓库内残留物,防止形成新的污染源。
以上内容基于DB62/T 4206-2020标准,旨在帮助养殖者科学合理地开展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防治工作,保障羊群健康及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