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云杉杂交制种的操作技术要求,包括亲本选择、授粉、种子采集与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云杉杂交制种的生产和研究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pruce Hybrid S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204-2020《云杉杂交制种操作技术规程》是由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详细规定了云杉属植物杂交制种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对于提高云杉良种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条文解读
# 1.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云杉属植物的杂交制种工作,包括红皮云杉、青海云杉等种类。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范围和适用对象,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指导方向。
#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云杉”、“杂交制种”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杂交制种”被定义为通过人工授粉方式促使不同品种或种间杂交,从而获得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种子的过程。这一部分有助于从业者准确理解相关概念,避免因误解造成的技术偏差。
# 3. 环境条件要求
在自然环境选择上,标准强调了海拔高度、气温变化幅度等因素的重要性。适宜的生态环境能够显著提升杂交成功率。比如,建议选择年均温较低且无霜期较短的区域作为制种基地,以满足云杉生长发育的需求。
# 4. 母本与父本的选择及处理
母本树应具备健壮生长状态、良好结实能力的特点;而父本则需拥有优良的遗传品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对选定的植株进行适当的修剪整形,确保其生理机能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提高授粉效果。
# 5. 授粉时间与方法
授粉的最佳时期通常是在雌花柱头完全开放时进行。采用手工授粉的方式,将采集好的花粉均匀撒布于母本树冠上的雌花上。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授粉期间要保持空气湿度适中,并防止雨水冲刷掉已施加的花粉。
# 6. 种子采集与保存
当果实成熟后应及时采收,避免因延迟导致种子散落损失。收获后的种子需要经过清洗、晾晒等一系列预处理步骤,然后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同时注意防虫蛀鼠咬等问题。
# 7. 质量检验
每一批次生产的种子都必须接受严格的检测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发芽率测定、千粒重测量等内容。只有达到相应指标要求的产品才能投入市场销售或用于造林绿化工程。
以上就是关于DB62/T 4204-2020《云杉杂交制种操作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具体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