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桃儿七仿生态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苗繁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桃儿七的仿生态栽培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imetic Ecological Cultivation of Podophyllum Hexandr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桃儿七仿生态栽培技术规程》(DB62/T 4199-2020)是由甘肃省发布的关于桃儿七人工栽培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环境选择、种质资源保护、种苗繁育到田间管理等环节,为桃儿七的仿生态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环境选择】
标准中明确指出,栽培地应选在海拔1800-2500米之间的区域,土壤以腐殖质含量丰富的棕色森林土或暗棕壤为佳,pH值需保持在6.5-7.5之间。同时要求周围无工业污染源,空气清新,水源洁净。这一规定充分考虑了桃儿七的生物学特性,其喜凉爽湿润气候,对土壤酸碱度和肥力有较高要求。选择符合这些条件的环境有助于提高植株成活率和品质。
【种质资源保护】
强调建立原生境保护区,保护野生种群,合理采种。采集种子时应注意不要过度破坏母株,确保留有一定数量的果实用于自然更新。此外还提倡开展人工驯化研究,通过杂交育种等方式培育优良品种。这不仅有利于维持物种多样性,还能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种苗繁育】
规定采用组织培养法或分株繁殖的方式进行种苗生产。组织培养需严格控制培养基成分与温度湿度,保证幼苗健壮生长;分株繁殖则要求选择3年以上健康植株作为母本,每丛保留3-5个芽眼。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播种繁殖周期长、出苗不齐的问题,提高种苗质量。
【田间管理】
在日常管理上,标准提出要定期清除杂草,避免与桃儿七争夺养分水分;每年春秋两季各施一次有机肥,氮磷钾比例为1:2:2;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根腐病和蚜虫的危害。另外还特别提到灌溉方式应采用滴灌或渗灌,避免大水漫灌造成积水现象。这些措施能够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保障作物正常发育。
总之,《桃儿七仿生态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部全面系统的行业标准,它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经验相结合,为推动甘肃乃至全国范围内桃儿七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