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控措施及疫情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猪圆环病毒病的预防、控制和净化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147-2020《猪圆环病毒病防治技术规范》是甘肃省发布的关于猪圆环病毒病预防与控制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疾病诊断、预防措施到治疗方案都进行了系统规定,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猪圆环病毒病: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
解读:明确了疾病名称及其病原体,为后续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预防措施
1. 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包括但不限于隔离区设置、人员进出管理等。
解读: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有效阻止病原体进入养殖场,减少感染风险。
2. 新引进的种猪需经过隔离观察期,并进行血清学检测,确认无病毒感染后方可混群饲养。
解读:此条强调了引入新猪只时的风险评估,避免带入病原导致疫情发生。
三、诊断方法
1. 血清抗体检测采用间接ELISA法,阳性判定标准为S/CO值≥0.4。
解读:具体化了抗体检测的操作流程及结果判断标准,便于实际操作中统一尺度。
2. 病理组织检查可发现淋巴结肿大、坏死灶形成等特征性病变。
解读:描述了通过病理变化辅助诊断疾病的方法,有助于早期识别病情。
四、治疗方案
1. 对发病猪群实施全群抗生素药物预防,如泰妙菌素拌料连续使用5天。
解读:强调了群体用药的重要性,能够迅速控制病情蔓延。
2.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可添加维生素E、硒等抗氧化剂。
解读:补充营养物质不仅有利于恢复健康,还能增强整体抵抗力。
五、环境消毒
1. 定期对圈舍内外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常用消毒剂包括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
解读:明确了消毒工作的频率与使用的药剂种类,确保达到最佳效果。
2. 清理粪污时应佩戴防护装备,防止交叉污染。
解读:提醒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成为传播媒介。
六、监测与报告
1. 各级畜牧兽医机构需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病动态信息。
解读:构建完善的监控体系对于快速响应突发状况至关重要。
2. 发生疑似病例时,应立即上报当地主管部门并采取封锁隔离措施。
解读:要求一旦发现问题就要迅速行动,防止事态扩大。
以上内容基于DB62/T 4147-2020标准中的核心要点展开阐述,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要求,从而有效防控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