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泥样人工采取和制备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煤炭行业中煤泥样的采集与制备,为后续检测和分析提供依据。
Title:Methods for Artificial Sampling and Preparation of Coal Sludge Sam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692-2020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煤泥样品的人工采集与制备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煤炭洗选过程中产生的煤泥样品的人工采集与制备。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为煤泥,而非其他类型的煤或矿石样品。
2. 术语和定义
- 煤泥:指在煤炭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细粒度煤炭产品。
- 子样:从煤泥流体中按照一定程序取出的一个独立部分。
- 总样:由多个子样组合而成的完整煤泥样品。
3. 采样工具与设备
标准要求使用专用的采样工具,如刮板式采样器或螺旋式采样器,确保采样的代表性。同时强调工具需定期校验,以保证测量精度。
4. 采样点的选择
采样点应均匀分布于煤泥输送路径的不同位置,包括但不限于管道出口、浓缩机溢流口等。每个采样点的位置和深度需固定,以便后续对比分析。
5. 采样数量与频率
对于连续生产的煤泥流体,建议每小时采集一个子样;对于间歇性生产,则根据实际产量确定采样频次。每次采样的子样量应不少于500克。
6. 制备流程
- 破碎:将采集到的子样通过破碎机处理至所需粒度。
- 混合:采用二分器或堆锥四分法充分混合样品。
- 缩分:通过缩分机逐步减少样品量,直至达到实验所需的最小重量。
7. 样品保存
制备完成后的煤泥样品需密封包装并标注相关信息(如采样时间、地点、编号)。样品应在干燥通风处存放,避免受潮或污染。
8. 质量控制
在整个采样与制备过程中,需设立对照组以验证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若发现异常数据,应重新采样并复核。
以上内容涵盖了DB34/T 3692-2020的核心要点,旨在确保煤泥样品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后续的检测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