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梅种苗繁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规划、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嫁接育苗、扦插育苗、苗木管理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梅种苗的繁育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lum Seedling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670-2020《青梅种苗繁育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青梅种苗从选种到繁育全过程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在“3.1 苗圃地选择”中明确指出,苗圃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pH值在5.5至6.5之间的地块。这一规定旨在确保青梅幼苗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同时避免因土壤过酸或过碱影响苗木健康。
关于“4.1 种子采集”,标准强调种子需来源于品种纯正、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并应在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这一步骤对于保证后代植株遗传特性稳定至关重要。
“5.1 嫁接方法”部分推荐采用芽接或枝接的方式进行繁殖。其中芽接适合于春季和秋季进行,而枝接则多用于冬季休眠期。通过不同季节选择合适的嫁接方式可以提高成活率并促进苗木快速生长。
此外,“6.2 定植密度”建议每公顷种植3000至4500株为宜。合理密植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最后,在“8.1 病虫害防治”环节提到要以预防为主,综合运用农业措施、物理方法以及化学药剂等多种手段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特别是要注意定期巡查圃地,及时发现并处理初期病变部位,防止病情扩散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