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低空可操作飞行器反制的基本原则、组织架构、设备要求、操作流程及应急处置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低空可操作飞行器的反制活动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Low-altitude Operable Aircraft Countermeasures Proced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675-2020《低空可操作飞行器反制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低空可操作飞行器的反制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内对低空可操作飞行器的反制活动。这包括了所有在低空区域内运行的小型无人机、航模等飞行器。
2. 术语和定义:
- 低空可操作飞行器:指飞行高度低于一定标准(通常为100米)且能够被人为操控的飞行装置。
- 反制措施:为了防止或制止未经授权的低空可操作飞行器进入特定区域而采取的技术手段。
3. 反制原则:
- 安全第一:确保反制过程中不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 合法合规:所有反制行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 最小干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
4. 技术要求:
- 设备性能:用于反制的设备应具备高精度定位、快速响应及稳定工作能力。
- 操作培训:执行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使用方法及应急处理流程。
5. 操作程序:
- 预警机制: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评估决策: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反制程序,并选择合适的策略。
- 实施反制:按照既定方案执行反制任务,同时做好记录备案。
6. 应急处置:
- 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 明确各级别响应流程,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危机。
7. 监督管理:
-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监督指导辖区内反制工作的开展。
- 定期检查相关单位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低空可操作飞行器反制规程》从多个角度全面规定了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低空飞行物体,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上述解析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标准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