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银花中12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金银花中药材及相关制品中特定有效成分的含量分析。
Title:Determination of 12 effective components in honeysuckl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C10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分析检测领域,标准的更新往往意味着技术的进步与检测精度的提升。TNAIA 0364-2025《金银花中12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作为一项新发布的地方标准,相较于其旧版标准,在方法适用性、检测灵敏度及数据可靠性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改进,深入解读其变化原因及实际应用价值。
老版本标准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通常采用简单的超声提取或回流提取方式,虽然操作简便,但在面对复杂基质干扰时,容易导致目标成分提取不完全或杂质干扰严重,影响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TNAIA 0364-2025则引入了固相萃取(SPE)技术,对样品进行更精细的净化处理,从而显著提高了目标成分的回收率和检测精度。
具体而言,新标准规定使用C18固相萃取柱对提取液进行净化,能够有效去除脂溶性杂质和蛋白质等干扰物质,使后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更加稳定可靠。这一改进不仅提升了检测的灵敏度,也增强了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尤其适用于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等关键活性成分的准确定量。
此外,新标准还对提取溶剂的选择进行了优化,推荐使用甲醇-水-磷酸混合溶液,以提高目标成分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同时,增加了样品预处理的温度控制要求,避免因温度波动导致成分分解或损失。
综上所述,TNAIA 0364-2025在样品前处理环节的改进,体现了标准制定者对检测质量的高度重视。对于从事中药材质量控制、药品研发及相关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掌握这一改进要点,有助于提升实验效率与数据可靠性,确保检测结果更具科学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