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连翘播种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苗期管理、苗木出圃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连翘播种育苗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rsythia Suspensa Seed Sowing and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连翘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14/T 2108-2020)是山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连翘的播种育苗工作,确保苗木质量,提高连翘种植效益。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术语定义
该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内连翘的播种育苗工作。标准中明确了连翘的定义及其生物学特性,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标准指出连翘是一种落叶灌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适合在多种土壤条件下生长。
二、育苗地选择与准备
标准要求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土壤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宜。在整地时,需要深耕细作,施足基肥,并做好畦面整理,保证苗床平整且无杂草。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三、种子处理与播种方法
对于连翘种子,标准强调了预处理的重要性。包括种子筛选、消毒以及催芽等步骤。具体而言,种子需经过风选去除杂质,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后进行低温层积处理,以打破休眠期,促进发芽。播种时间一般安排在春季或秋季,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进行,覆土厚度控制在2-3厘米之间,并保持适宜的湿度条件。
四、田间管理措施
在幼苗出土后的日常管理中,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养护要求。首先是水分管理,要根据天气情况适时灌溉,避免积水现象发生;其次是除草松土作业,及时清除杂草并结合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性;再次是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圃地,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此外,还应注意适当追肥,以满足幼苗快速生长的需求。
五、苗木出圃标准
当连翘苗木达到一定规格时即可出圃移栽。标准规定了不同等级苗木的具体指标,如高度、茎粗、根系发育程度等,并给出了相应的分级标准。这有助于统一苗木质量评价体系,便于实际应用中的挑选与使用。
六、档案记录制度
最后,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制度。从最初的种子来源、处理过程,到整个育苗期间的各项活动都要有详细的记载,以便追溯查询及总结经验教训。
综上所述,《连翘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14/T 2108-2020)涵盖了从育苗前准备到出圃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为连翘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连翘苗木质量和种植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