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椒提质增效综合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园地选择、苗木培育、栽植管理、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地区花椒的栽培管理和提质增效生产。
Title: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Efficiency Enhancement of Sichuan Pepp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101-2020《花椒提质增效综合管理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花椒种植管理的技术规范。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规程中明确指出,应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这要求种植者在选种时需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确保所选品种能够良好适应环境并保持高产优质。
2. 栽植密度与方式:建议采用合理的栽植密度,一般为每亩300至500株,并推荐使用宽窄行或单行栽植方式。这样的布局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同时便于田间管理和机械化操作。
3. 施肥管理:规程强调基肥的重要性,提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每年秋季施入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并根据花椒生长阶段追加适量氮磷钾复合肥,特别是在开花坐果期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
4. 水分管理:规程提出要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适时灌水,防止因缺水影响花椒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也要注意雨季排水,避免积水造成根系腐烂。
5. 病虫害防治:规程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定期巡查果园,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6. 修剪整形:合理修剪对于花椒树形塑造至关重要。规程建议冬季休眠期进行主要修剪,去除枯死枝、病弱枝,保留健壮结果母枝,形成良好的树冠结构,促进通风透光,增强树势。
7. 采收加工:规定花椒应在完全成熟但未开裂前及时采摘,以保证品质最佳。采摘后应及时晾晒或烘干处理,避免霉变,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这些条文涵盖了从种植到收获整个过程的关键环节,旨在通过科学管理提高花椒产量和品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