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武夷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的技术要求、数据处理和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武夷山国家公园内开展的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活动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ildlife Infrared Camera Monitoring in Wuyi Mountain National Park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其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技术规范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DB35/T 1921-2020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监测区域选择
根据规范要求,监测区域的选择应基于地形、植被类型及动物活动痕迹等综合因素确定。例如,第4.1节指出“应在动物潜在栖息地和迁徙路径上布设红外相机”。这意味着在设置监测点时需要考虑动物的生活习性,确保能够捕捉到目标物种的行为信息。
2. 设备安装与维护
第5.2节明确指出,“红外相机应固定安装于树干或支架上,高度距地面约30cm至50cm”。这一规定旨在减少人为干扰并提高拍摄成功率。同时,定期检查设备状态、更换电池以及清理镜头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以保证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3. 数据记录与管理
规范强调了数据完整性的重要性,第6.3节提到“每张照片或视频需标注日期时间戳,并附带地理位置信息”。这不仅有助于后续分析,还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此外,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对长期监测数据进行存储与共享也非常重要。
4. 安全措施
在野外作业过程中,人员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规范特别提醒,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避免外出工作(见第7.1节),并且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后才能上岗操作。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武夷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技术规范》从选址规划到具体实施再到后期处理都有详尽指导,为有效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